凯发娱乐登录网址
联系方式
联系电话:
联系传真:
电子邮箱:
联系地址:
当前位置: > 凯发娱乐登录网址 > 凯发娱乐登录网址

大别山走出的八路军营长太行山村几辈人的守候……

作者: admin 来源: 未知 发布时间:2024-05-30

  初春的晋北,大地复苏,草木生长。原平市刘家庄人正忙着在地里撒肥料,为春耕做准备。

  “当时,八路军就是从我们村子出发,趟过滹沱河去打阳明堡飞机场的……牺牲的赵(崇德)营长就埋在西边的坡上。”王青福放下手中的活儿,跟记者讲起了当年的事情。

  1937年抗战爆发,八路军主力三个师开赴山西战场。115师打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,120师打了精彩的雁门关伏击战,而129师对日军的首战即为夜袭阳明堡机场。阳明堡一战,有力削弱了日军的空中力量,策应了正面战场,进一步打出了八路军的威名。

  此后漫长的岁月中,夜袭阳明堡的事迹出现在新闻报道里,出现在回忆录里,出现在影视作品中,“夜袭阳明堡”的猎猎战旗,还出现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。

  2020年,在太行山长眠83年之后,赵崇德英烈的遗骨由亲人迎回家乡——大别山区的河南省商城县,当地还将一条大道命名为“崇德大道”。

  太行山西麓,一条长十余公里、宽仅几百米的平坦河谷,世世代代养活着散布在两侧的十几个村庄。

  大约在1934年,王青福的爷爷王伟弟,为了讨生活,带着老婆孩子从几公里外的更深的山里,搬到了刘家庄,住在“房东”张成元家里。“爷爷家原来住山里,地少,饭都吃不饱,搬出来以后给人家种地,干零活。”王青福告诉记者。

  1937年10月,村里收完了秋麦。一天,家人惊慌失措地跑回院里,说村里来了很多当兵的,都带着枪。王伟弟的妻子和张成元的妻子,二人都是双目失明,吓得一起钻进了麦秸堆里。

  “两个年轻的兵发现了我奶奶她们,说大娘你们不要怕,我们是八路军,是打日本鬼子的。”王青福讲述,两个战士说自己老家是河南和四川的,还说等打了日本人的飞机,拿到药水,可以帮她们治眼睛。

  那一年,王青福的父亲11岁,他幼小的眼睛看到的一切,后来无数遍地向王青福讲起。

  张成元家的房子比较多,且背靠土坡,比较安全,八路军就借用了他们家的几间窑洞。村里人不知道他们的名字,但看到窑洞里经常深夜还亮着灯,有人进出,猜测应该是部队领导干部住的地方。

  “这就是八路军住过的张成元爷爷家的窑洞,80多年了一点都没变样!”王青福向记者介绍。

  八路军还在张成元家另外一间窑洞里升起了锅灶,每次做好饭后,就盛到大盆里,端到院子里,战士们在院子里吃饭。

  当时的刘家庄一共有五六百口人,而住进来的八路军战士比村民还多,几乎家家户户都住着八路军。

  65岁的村民张万录告诉记者,比自己大30多岁的大哥经常给他讲八路军的故事。当时他家是一个四合院,在全村最高的位置,八路军来了之后,在他家院子里架起了无线电,后来又转移到了别的地方。当时家里人特意挤到一栋房子里,多腾出几间屋子给八路军住,但即便这样,仍然是住不开,有的战士只能睡在房檐下。

  经过短时间的接触,村民们发现这些当兵的并不可怕,反倒还挺和气,于是逐步消除了恐惧。“他们每天帮着扫院子,担水,说话和气。”张万录表示。

  住在村里,八路军都是花钱买东西,用坏了老乡家的东西会赔钱。不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战士们有时候还会特别关照村民。张万录表示,有一位八路军战士还给了自己的大哥一个馒头吃。

  王青福告诉记者,他爷爷给人家扛活,生活比较苦,一年大部分时间吃的是糠,八路军的炊事员有一次看见爷爷家吃的饭菜,还特意给他盛了一碗猪肉菜。

  据史料记载,当时日军一路进犯山西,沿着太行山支脉的恒山和五台山系形成的通道一路进攻到忻口附近,和中国守军正面相遇,忻口会战爆发。此时,八路军则承担着侧击日军的任务,此前已经打了平型关和雁门关两场伏击战。129师先头部队769团,由团长陈锡联率领,驻扎在滹沱河南岸的苏龙口和刘家庄一带,寻觅战机。

  769团多位将领回忆,当时日军飞机在附近频繁起降,推测不远处即有机场,经侦查发现,在滹沱河北岸不远,果真有一个简易机场。此机场为山西军阀阎锡山所建,后来被日军占领并扩建,由这里起飞的战机,对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造成了较大的杀伤。陈锡联的769团决定破坏机场,支援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。

  张成元的儿子张保明,和王青福的父亲是同龄人,两人经常在一起玩,后来,每到冬日无事,张保明就给王青福讲起当年八路军在村里的故事。“保明大伯和我父亲当年都是亲眼所见,他们讲得是一模一样的!”

  八路军在村里驻扎了几天后,有一天,部队召集所有战士到张成元家门口不远处的沟里开会,据王青福推测,那应该是战前动员。

  有战士在张成元家的粮囤里发现了刀枪棍棒,原来,张成元爱好练武,会些拳脚。部队首长请他为大家表演几手,院子里迅速围了好几圈战士,张成元表演完毕,战士们纷纷鼓掌喝彩。

  看到张成元的身手,八路军请他帮着带路去打机场,张成元爽快应允。“太阳下山后,张成元爷爷挎上大刀,带着八路军大部队走了。”王青福说道。

  回忆部队出发时的场景,时任769团政治处干部、后来的少将余述生写道,“太阳落下了地平线,余辉照映着已经落尽叶子的树林,队伍在村西头的空地里整齐地排列着,正在做出击前的最后动员。”“19时过,部队出发了。”

  王青福等村民告诉记者,八路军出发前,在村里借了很多梯子和门板。据推测,这应该是为了制作担架,抬伤员。

  多位八路军将领的回忆录显示,当夜战斗过程大致为,10月19日夜,769团由最善夜战的3营担任机场主攻,1营和2营担任阻击县城(当时属崞县)和阳明堡镇增援日军和破坏交通的任务。

  3营趁夜摸至机场外围后,赵崇德带一个连负责消灭日军机场警戒部队,另一个连负责炸毁烧毁飞机。经过前后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,八路军毙伤日机场守军100多人,击毁击伤敌机24架,自身伤亡30余人。

  现年90岁的刘家庄村民张长春,向津云新闻记者回忆起了当时八路军战斗结束后的场景。当时,他住在滹沱河边的苏龙口村姥姥家,一个早晨,他吃过早饭后到外面玩耍,在村子戏台前的空地上,看到堆放着大量的梯子,听大人们说,这是部队打飞机场回来放到这里的。

  当时仅7岁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,他见证了129师进军敌后首次对日作战后的一幕。

  令人万分沉痛的是,在大部队马上撤出机场战斗时,3营营长赵崇德却为掩护战友而壮烈殉国。

  当时,战斗至尾声,赵崇德通过马达声判断敌增援部队即将赶到,随即命令部队撤出战斗。撤退时,敌人燃放了照明弹,并用机枪实施火力追击,此时赵崇德身中数弹倒地,一位通信员背起赵崇德意图继续撤离,也被击中当场牺牲。

  次日早晨,牺牲的赵崇德营长被抬回了刘家庄。父亲告诉王青福,八路军打完仗回到村里时,有个战士抱着赵营长的衣物,哭得很厉害,才知道有个姓赵的营长牺牲了。“有个小战士,看着比赵营长小个几岁,从村外一路哭到张成元爷爷的院子里。”

  八路军和老乡们为赵营长清洗了伤口,换了身衣服,在村子戏台空地开了个简单的追悼会,随后就把赵营长安葬在村西边的土坡上。

  “当时,八路军的领导就是站在这个台阶上致的追悼辞,战士们都站在对面。”王青福指着路边的一处青石台阶告诉记者。

  安葬好赵营长,大部队很快就撤离了刘家庄。到中午时,日本一架飞机飞到了刘家庄上空,低空盘旋,在村东山上扔了颗炸弹后离开。“当时飞机低得离房顶才一丈高,有一个翅膀是损坏的,好像还加了配重。”王青福回忆父亲的线年生于大别山区河南商城县的一个乡村,1932年参加红军,同年入党,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前曾任红31团团长,打仗勇猛,爱护士兵。曾参加夜袭机场前3营动员会的余述生,在回忆录中记录了更多的细节:3营营长赵崇德个子不高,但很结实,出征动员会上,赵崇德拿出5块钱,说如果自己牺牲了就把钱作为党费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王青福家分了田地。其中一小块地的地头山坡上,就是赵营长的墓。王青福小时候帮家里下地干活时,父亲经常会跟自己念叨说“这里埋着八路军的一个营长!”

  在王青福读小学时,有一年清明节,学校里有位老党员,还带着学生们到赵营长的墓前扫墓。

  2019年,赵崇德牺牲已有82年,一次大雨后,赵崇德墓地所在的山坡出现了坍塌和滑坡,英烈遗骨露出土层。王青福看着非常心痛,于是把遗骨收集好,在附近挖了一个浅坑,重新埋好。

  2020年年初,“原平故事”公众号运营者找到王青福,由他口述,把赵崇德带队驻扎刘家庄和夜袭阳明堡,以及牺牲后被安葬在当地的故事发布出来。

  这段经历一发布,引起了赵崇德家乡亲人和有关部门的注意,原来他们已经寻访赵崇德英烈多年,但一直没有线索。随后,他们千里迢迢赶到刘家庄,将赵崇德遗骨接回家乡安葬,并建设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  接回赵营长遗骨那天,王青福禁不住泪流满面,“赵营长终于找到亲人了,能魂归故里了!”

  值得关注的是,开国少将陈明义和赵崇德是同乡,一起参加革命,后来同在129师769团,也一同参加了阳明堡夜袭战。王青福去商城县参加认亲活动时,陈明义的孙子告诉他,“爷爷(陈明义)那时候跟赵崇德他们在一起,像亲弟兄一样,爷爷年龄小,他(赵崇德)就一直带他。”

  实际上,80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,王青福的爷爷、父亲还有他自己,知道的仅仅是八路军牺牲了一位姓赵的营长,并不知道其名字。直到他口述这段历史,以及河南商城县寻亲活动开展之后,才知道这位营长的名字叫赵崇德。

  769团团长、高级将领陈锡联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,夜袭机场那晚,“所有人员一率轻装……大家悄无声息地顺着漆黑的山谷急速行进……”

  如今,还是那片河谷,一条油亮平整的柏油路伸向几公里外的滹沱河。当年,八路军就是沿着同样位置的一条土路,趁着夜色,奔袭至阳明堡机场,同敌人血战的。

  那片肥沃的河谷地中央,曾有一条由泉水汇集形成的小河,自南向北注入滹沱河,现在小河几乎完全干涸了,只留下一片片被水冲刷过的卵石。王青福表示,当年的八路军战士,就是挑着木桶,从这里给老乡家担水的。

  王青福还讲了一件趣事,当年因为村里住了太多的八路军战士,甚至超过了本村村民数量,用水量大,小溪的流量都明显变少了。

  84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。山形依旧,草木依然,没有了杀敌的呐喊和隆隆枪炮声,取而代之的是乡村的一片安定祥和。

  王青福的弟弟、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青军告诉记者,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,村里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全部实现了脱贫,过上了“住有所居、老有所乐”的生活。

  村里矿产资源丰富,引进了几家选矿厂。有余力的村民,在农忙之外还可以到矿上工作,多的每天可以收入300元。除了就业帮扶,作为对村庄的回报,厂里还打了深井,给村民通上了自来水,日常吃水和灌溉用水的费用,矿厂全部负担了起来。村民们不再用木桶挑水了,当年八路军战士每天早晨给老乡家担水的画面,如今已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好记忆。

  “夜袭阳明堡””八路军队伍从刘家庄出发”“八路军团指挥部驻地”……王青军向记者展望着刘家庄红色旅游的前景,他表示,未来可以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,打造刘家庄中国革命老区项目,挖掘红色资源,传承红色基因。张成元的后人还守着当年的那个小院,主人住的正房已经多次翻建扩建,而八路军住过的那几间窑洞,仍保留着原来的样子。随着八路军和赵营长故事的传播,不时有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到院里看看。

  王青福的好日子也让他感到满足,现在的他,种着全家人共30多亩地,每年只需忙活几个月,剩下的时间干点零活或者休息。老伴儿在乡村流动饭店干活,也能有一份收入,两口子一年就能挣五六万元。

  “现在农村是啥都有,大鱼大肉的一点都不稀罕,平时想吃啥都能买到!”王青福感慨道。

  王青福的儿子在一家矿上跑货运,女儿在省城太原工作。作为年轻一代,他们也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。王青福从父亲那里听来的八路军的故事,也会不时向孩子们讲起。

凯发网娱乐官网娱 凯发娱乐登录网址

{Copyright 2017 凯发网娱乐官网娱乐 All Rights Reserved